想法,乍看起来是很无稽,毕竟意识完全不同于DNA,最本质的区别便是无法遗传。
没有一条稳定的遗传链,任何特质,都谈不上所谓的“演变”。
但事实果真如此吗……
一天,又一天,方然的地下生活,逐渐从单调乏味,转向了一个全新的领域。
出于安全的考虑,在彻底掌控整个盖亚、铲除一切竞争者和威胁之前,管理员不宜离开地下世界,暴露在危机四伏、辐射残留的盖亚地表。
但借助远程控制、VR技术与仿真人“替身”,方然仍可以接触地上的世界。
为实现这一目标,西历1491年启动的研发工作,在翌年有了成果,遍布NEP大区的若干处地下掩蔽所里,逐渐配备了被称为“替身”的VR远程体感机器。
有了“替身”系统,使用者无须坐在计算机面前,使用键盘、鼠标来笨拙的控制仿真人,而是在悬浮空间内行动,通过VR等传感模块来感知生化仿真人所处的环境。
使用者的绝大部分动作,从行动、语言,甚至面目表情等细节,都能立即体现在仿真人的身上。
当然,这些功能都可以选择,如果不想让旁人见到自己的表情,设置一下就可以。
“替身”系统,使用者的切身体验,几乎可以用“身临其境”来形容,仿真人感知到的外界讯息会有选择的反馈到使用者身上,没有安全隐患。
在系统陆续安装完成后,相应的,NEP大区的很多地点都配备了“替身待机点”。
作为这系统的唯一使用者,方然可以在不同地点的仿真人替身间切换,虽然只是一种虚拟感受,在自己看来,也近乎于“瞬间移动”。
前一刻还在视察某研究机构,发出指令后,几秒内就能切换到定居点内的另一具仿真人身上,这种能力,起初是很令人新奇,但最重要的功能还是确保安全,以及节约大量原本要耗费在旅途上的时间。
耗费巨大资源建立起这样的系统,其功能,似乎是为管理员的“视察”而服务,方然的动机却不在此。
现在的NEP大区,一切日常运作、管理,几乎完全由AI负责。
至于管理员,亲临现场,几乎没有必要,只要对控制中心下达必要的指令,系统就会自动打理好一切。
对方然而言,“替身”系统的最大价值,是解放自身,允许自己“在”地上世界活动。
即便这种活动,使用者能感知的要素,暂时还很有限,不论在阳光照耀的林间空地漫步,还是在细雨迷蒙的湖边垂钓,系统所能模拟的,只有场景,温度,不甚真实的体表触感,和未知其调配是否适当的环境气味。
这一切,在人的感知系统中拼凑起来,往往包含扭曲,但长久未曾外出的自己,甚至都未必能觉察得到。
暂时还有这么一些缺点,对“替身”系统,方然还是很喜欢。
至少在眼下,这是唯一可以摆脱禁锢,在确保安全之前提下外出活动的手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