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了一位导演的所有能力,不可思议地将商业与艺术达到了高度契合。没有人可以否认,兰斯配得上“大师”这个名号。
不过由于“狂暴之路”的特殊属性,兰斯始终都不是最佳导演的热门人选,简单来说,他不是奥斯卡的那杯茶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有人的地方就有倾向,每一个颁奖典礼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,奥斯卡也不例外。缺失一座小金人的嘉奖,不能否定斯坦利-库布里克的伟大,只能说,斯坦利不是奥斯卡的那杯茶。兰斯似乎也是如此。
不过,金球奖之后,兰斯的呼声却在缓缓上扬,不仅因为他作为导演的杰出和……伟大,“纽约客”在奥斯卡提名午宴之后第一次用“伟大”这样的形容词来称呼兰斯,赢得了东岸媒体的一片欢呼声;更因为“狂暴之路”这部作品对时代的浓缩、对未来的投射、对社会的反思,真正地让电影产业站在了一个改革的十字路口。
不管这场改革能否成功,越来越人认为,兰斯作为这场改革的起人,他理所应当得到嘉奖,“狂暴之路”不应该成为又一部“雌雄大盗”,而应该成为第二部“午夜牛/郎”。即使兰斯想要赢得最佳导演,就必须踩着马丁的“尸体”前进。
一边是奉献了五十年职业生涯的精彩和辉煌,苦苦追求却一奖难得的传统大师;一边是强势崛起的新兴势力,连续四年贡献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后,孜孜不倦开拓创新的未来名人堂。一边是桃李满天下,人脉遍布整个好莱坞,备受尊敬的殿堂级人物;一边则是肆意妄为、狂放不羁,但却凭借着绝对实力征服了这片土地,让人爱恨交织的预定电影巨匠。这,到底应该如何选择?马丁,还是兰斯?
这绝对堪称是世纪难题,绝对是。
作为参考的是,在奥斯卡揭幕两周前,美国导演工会公布了得奖名单,“狂暴之路”的兰斯最终胜出,职业生涯次赢得美国导演工会奖,这无疑是重磅结果,因为在该将五十九年历史上,仅仅只有六位导演工会奖得主未能斩获奥斯卡导演小金人,当然,没有人会忘记,过去六年时间里就出现了两次,“卧虎藏龙”的李/安输给了“毒品网络”的史蒂文-索德伯格,“芝加哥”的罗伯-马歇尔输给了“钢琴师”的罗曼-波兰斯基,换而言之,此前每十年才出现一次,而这个十年就已经出现了两次。
随后,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也揭晓了得奖名单,马丁凭借着“无间行者”这部作品在最佳导演的竞争中笑到了最后。值得一提的是,英国学院奖的得奖名单在今晚是重合率最高的,最佳男主角、最佳女主角、最佳男配角、最佳女配角、最佳原创剧本、最佳改编剧本、最佳电影剪辑、最佳摄影全部预测准确。
所以,马丁?兰斯?亦或者是其他冷门?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过六千名评委又是如何选择的?
空气不仅仅紧绷了起来,更是开始沸腾了,彷佛所有氧气都被抽空了一般,那种窒息却又躁动、压抑却又疯狂的感觉,让每一个人的大脑都陷入了短暂的停滞状态,无法思考,无法运转,无法呼吸,就连自己到底投票选择了谁,似乎都刹那间失去了记忆,只能握紧扶手,瞩目着眼前的舞台,等待着结果的揭晓。
希德深深呼吸了一下,涌动的心绪还是难以平复下来。过去一个月时间里,该做的事情他都已经做了,能够考虑到的可能性他都照料到了,美国导演工会颁奖结果出来之后他也做出了相对应的策略,华纳兄弟势必也不会错过这个良机,更何况,“马丁-斯科西斯”这个名字对好莱坞来说意味着太多太多。所以,现在就是静静等待着结果的时刻,他没有必要紧张,完全没有必要,一切都将水到渠成!
好莱坞终究是一个社会,社会终究是由个体组成的,而个体终究是由交情、情感和道德来维系的。简单来说,敬老票、功劳票、内疚票,这些心理因素所造成倾向的票数,这才是学院公关的关键,不是吗?
可即使如此,希德还是不由自主憋住了呼吸,那种窒息的紧绷感在血液里肆意迸开来。然后,全场所有嘉宾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就传了出来,因为,颁奖嘉宾登台了!
史蒂文-斯皮尔伯格,弗朗西斯-福特-科波拉,还有乔治-卢卡斯。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,更优质的阅读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