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已经猜测到能作为珠宝师的临时营地,其所布置的建筑估计会和通常意义上的建筑有所区分。但真正看到一座巨大的,生长在地上的水晶簇还是多少令人感到震惊。
眼前的矿物显然不是自然的产物,且不说自然界里是否会有房子大小的水晶簇,这些棱柱样的结晶本身也不会裸露出现于地面,更不会向内相互接触,组成帐篷似的建筑结构。
可令人惊叹的绝不只有水晶的大,在皑皑白雪中,这些闪烁着灰白色光芒的水晶上丝毫没有积雪,它们的透明仿佛蕴含着某种能量,以无形的方式向外辐射,拒绝了雪花的靠近。
证据就是,所有本该落在水晶帐篷上的雪片,都潜移默化的在一定高度向周围飘散,最后无一例外的会落到别处。
被分开的积雪导致了第二个结果,那就是沿着水晶簇周围一圈的地方,积雪变得格外厚重,这在雪线相当平稳的荒原上格外醒目,好像人为搭建的雪墙,阻隔着外来者的进入。
当然,在法师眼中,雪墙的物理阻隔不足为惧,可它所表明出来的无形领域却着实令人拿不定主意。这使得咒鸦没有选择鲁莽的驾驶雪橇一头撞进雪墙里,而是在和起司招呼一声后转动了雪橇的朝向,开始在雪墙外围绕圈。
水晶,宝石中又一个颇受重视且与魔法深度关联的种类。和众多其他宝石相比,水晶算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宝石,甚至其能否算做宝石有时都有待商榷。一般来说,内部越通透,体积越巨大的水晶越是难得,价格自然更高。
在施法者们,尤其是占卜师之中,水晶的纯净程度直接影响了其带来的结果准确与否,而体积则意味着它能如何增幅使用者的法术。这直接体现在一种最为人所熟知,也是最广泛使用的水晶事物上,水晶球。
在这个时代,想要分别一个占卜师是否值得信赖,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观察他或她赖以维生的工具,那颗水晶球。寻常占卜师的水晶球往往带有浓重的杂色,内部也呈现出不透明的样态,只有颇具声望和地位的占卜师,才能用得上品质上乘,纯净整齐的水晶球。
并且与工业化后所具有的水晶切割工艺不同,这个时代的占卜师们经常找不到可以为他们切割水晶球的工匠,或者说,这个时代的宝石匠本就只是极少数贵族的附庸。
这就逼迫他们不得不自己动手,从选材开始制作属于自己的水晶球,而在魔法的概念中,这个过程又恰恰符合了同调的精神,让人和水晶在魔力的层面发生了共振,某种程度上赋予了制作过程合理性和必要性。
在此背景下,使用水晶球作为施法和占卜工具的人员中还有另外一种传闻。那就是除了重新选材制作水晶球之外,还有一些人,一些真正具有魔法力量,而非神秘学上模湖感应的人,可以在熟练自身占卜和施法技巧的过程中影响自己的水晶球。
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