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然要选贤任能。郭某人当仁不让!”
李二陛下一皱眉,道:“你怎么就那么肯定,江夏王在战阵之上,不如你郭业?”
“呃……微臣与江夏王认识这么多年了,他有多大本事,臣早就知道的一清二楚。微臣敢打包票,您要是选了他为先锋,定然会师老无功!”
郭业如此说话,表面上看,当然是强词夺理。但是实际上,他这么说,还是有根据的,这个根据就是后世的记载。
在历史上,李二陛下初征高句丽失利,最大的原因,就是在安市城下受阻。而安市城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李道宗无能。
当时,唐军堆土为山,马上就要破城了,就因为李道宗部署上的疏忽,功亏一篑。
现在虽然历史已经改变,安市一战成名的杨万春更是到汉城去了。但是谁知道江夏王会不会因为一个别的疏忽,让唐军重蹈覆辙?
好吧,就算江夏王真的小心谨慎,此行没什么疏忽。那郭业刚才那句话,会被人拿来打脸吗?
还是不可能。
高句丽那可是硬扛了隋炀帝百万大军三次,在历史上,后来又硬扛了李二陛下两次的国度!
要灭其国,哪有那么简单?
后来大唐能灭高句丽,是多种因素构成的,可不单单是军事之功。
高句丽人最擅守城。此次出征,百分之九十的可能,会顿兵于某座坚城之下,最后被迫退兵。
至于此战到底算是赢还是输,这个课题,到了千年以后,就能养活不少的历史学家。
所以说,刚才郭业不过是说了一句正确的废话,只不过把被迫退兵的责任,先推到了李道宗的身上。
当然,李二陛下可不知道郭业心里那些弯弯绕,他怒道:“大胆!朕还没出兵呢,你就诅咒此次师老无功,到底是何居心?”
“陛下息怒,微臣此言,只是就事论事,绝无诅咒我大唐之意。那李道宗的确是本事不咋样,他当先锋官,肯定……”
“胡说!江夏王有什么本事,朕还不知道?他打仗的本事,绝不在你郭业之下。秦国公,你这第三条理由,根本就不成立。”
李道宗大喜,道:“知我者陛下也。秦国公不光是第三条理由不成立,第二条理由更是胡说八道!”
“哦?那是为何?”
“咱们把话敞开了说。不错,我手下的军纪是不怎么样,但那是因为我贪财吗?”
唰!
他的话音刚落,群臣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!那目光中的含义不言自明——你江夏王不贪财,谁信啊!
“呃……好吧!”李道宗挠了挠脑袋,道:“我的确是喜欢些黄白之物。但那不是我纵容手下的真正原因。”
郭业道:“你纵兵劫掠还有理了不成?”
“我还就是有理。无论攻城还是野战,那都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,拿命去拼。打胜了之后,咱们当官的可以加官进爵,可是小兵呢?有几个能升官的?大伙拼死拼活的,为的又是啥?”
孔颖达道:“军士有功,朝廷自有赏赐。就算战死,地方官府也有抚恤。”
“那才多少钱?陛下,您是知兵的,应该明白,要想让士卒拼命,不让大家发财可不成!像秦国公那样,严肃军纪!民心是有了,但是军心可就失了!士兵不卖力,您凭什么开疆拓土?”
李二陛下当然知道李道宗此言有理,但是作为皇帝,他可不能对这话表示赞成。
他只得道:“劫掠一事,还是少一些的好。高句丽子民,亦是朕的子民。”
李道宗眼珠一转,又道:“若是秦国公为先锋,虽然劫掠一事可能少一些。但是另一桩事情,却比劫掠一事更为严重,恐怕更能激起高句丽人的反抗!”
“你指的是……”
“秦国公好色,尤其是好三韩之地的美色。如若下面的人为了讨好他,搜刮高句丽的美女。有道是杀父之仇、夺妻之恨不共戴天……后果不堪设想!”
李二陛下闻言,不由得心中一动。
他倒是不在乎郭业手下的大军抢美女。事实上,李道宗手下军纪败坏,侮辱妇女的破事儿也不少。
真正影响他心情的是,想起了被郭业领回去的姜玉梅。
本来李二陛下对李道宗和郭业谁当先锋,无可无不可,没什么个人意见。
但是一想起这件事来,心中不由得对郭业恶感大增,道:“既然如此,那传朕的旨意,以江夏王为先锋,领兵两万,兵发辽东城!”
李道宗听到自己当上了先锋,还没来得及高兴呢,就马上被后面两句话惊得说不出话来,道:“两……两万?陛下,我没听错吧?”
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