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能在一线和鬼子面对面作战,对鲁雪华来说,的确是一个遗憾。但能在战火纷飞的年代,能够重新学习自己的专业,并能用自己的专业和特长报效国家,也是自己求之不得的梦想。他接过推荐信,依依不舍告别了77军和孙里仁将军。
3
时间很紧,鲁雪华拿到通知时,距离特训班开班只剩下不到一周时间。当鲁雪华一路舟车、风尘仆仆跨过雪峰山脉,从湖南前线来到贵阳黔灵山脚下时,已经是特训班报到的最后一天下午了。
为了掩人耳目,“特训班”对外名称是“贵阳外语进修学院”,而且地址也写得非常含糊,只是说“黔灵山南麓”。鲁雪华到了贵阳,向贵阳市民打听具体校址,市民们都是一脸茫然。
鲁雪华只好用最笨的办法,沿着黔灵山南麓挨户寻找。终于,在一个山脚僻静处,一扇不起眼的木门左侧,挂了一个新制作的木牌子:贵阳外语进修学院。
鲁雪华抑制住内心的狂喜,敲响的大门。
大门露出了一个观察口,后面是一双锐利、警惕的眼睛。
“我是第五战区前来参加‘特训班’的学员,特来报到!”鲁雪华边说,边递上自己的证件和推荐信。
里面的人收下鲁雪华的证件,然后观察窗就关上了。好一会,边门打开了,两个腰配驳壳枪的武装卫兵将鲁雪华带进门去,在一个小房间,鲁雪华再次被仔细检查、核实后,才放行让他进了院门。
进入院门,鲁雪华才现里面别有洞天。校园很大,绿荫蔽日,而且全都是高大的香樟树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樟脑清香。学员宿舍是砖木结构的两层小楼,因为院子里高大乔木很多,所以显得很隐蔽。
一个卫兵将鲁雪华领到一个二层小楼,打开一个房间的门,让他进去。鲁雪华知道,这就是他的宿舍。
在战火纷飞的年代,能有一间单人宿舍、一张平静的课桌,已经是非常不易。鲁雪华环顾宿舍,房间只有不到1o平方米,一角放着一张木床,床上是标准的军用棉被,一张木课桌,简单的储藏柜,里面放着热水瓶、饭碗和脸盆,一套崭新的军服,尽管很简朴,但鲁雪华觉得心满意足。
课桌上放了一张课程表和生活安排表。鲁雪华拿起一看,上面写着:
“特训班作息时间:
上午: 6点起床,早点名;6:1o,早操;6:4o分,洗簌;7点,早饭;7:2o,晨读;8点~9:3o,军事英语听力课程;1o:oo~11:3o,军事英语函电课程;11:4o~12:oo,午饭;12:oo~13:oo,午休;
下午:13:oo~14:3o,英语会话和翻译;15:oo~16:3o,军事英语翻译。17:oo,晚饭。
晚上:18:oo~19:3o;日语听说入门;2o:oo~21:3o,日语读写入门。21:3o~23:oo,自修。23:2o,晚点名,熄灯睡觉。”
课程表旁边,有一个精致的小纸盒,小纸盒上写着:新学员必读!鲁雪华打开纸盒,不由得一愣。